老年人居家养老应注意哪些安全 随着身体的变化、疾病的困扰,老年人腿脚不灵便、行动迟缓,起身、做下、弯腰等动作都可能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下面养老院着重介绍一下老年人在家养老的安全注意事项。 一、地面的安全:清理地面之后,在地面未干之前避免走动,尽量保持地面干燥、整洁,在家选用防滑鞋,避免摔倒。 二、家具的选择:很多的家具为了美观,通常设计带有棱角,居家老年人家具避免选用带棱角的,现有家具棱角可选用防撞护角包住,避免碰伤、撞伤的风险。 三、起夜:老人晚上起夜可选择夜壶,可安装小夜灯方便老年人起夜,电开关控制的位置设置在老人触手可及的位置,避免老人弯腰或移动寻找开关。便器的高度要适合老年人使用,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便器旁安装安全扶手,方便老年人起身。 四、用电的安全:经常检查家里的电器电线是否有、老化的现象,插座的漏电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可靠,避免发生触电风险。 五、老年人日常使用的物品要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拿不到要寻求他人帮助,避免使用梯子、凳子登高造成摔倒、摔伤。 六、家里的通道:家里的通道要保持顺畅,不能放杂物,避免过道狭窄造成绊倒、摔倒。 七、突发疾病:老年人自己在家独居,突发疾病可能会失去意识、行动能力而导致无法自救、无法通知外界寻求帮助,可以选用智能的穿戴设备,一键SOS呼救。争取得到救治时间。 八、 燃气具的安全:定期检查家里的燃气具是否,燃气泄漏报警装置是否可用。
异地养老模式 即老年人在当地养老机构或中介机构登记,由养老机构或中介机构联系国外养老机构。 1.异地疗养 指对身体不好但能远行的老年人,在环境优美、气候适宜的地区,到养老院或疗养院进行的一种异地养老护理。患有的老人可以去气候温暖如春的云南疗养。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老年人,尤其是体弱或有慢的老年人,但往往成本较高。 2.休闲度假型 适合想去外地休闲度假的老年人。可以选择环境安静舒适的养老院,适合休闲、修身养性。 3.旅游观光型 以旅游为导向的一种通过在各地甚至国外旅行来为不同地方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方式。不仅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也可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适合身体健康,经济能力好的老年人。 4.候鸟式住宅 是指南冬北夏不同的养老方式,适合所有老年人。因为过冷和过热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往往是事故的诱因。异地居住可以预防一些季节性疾病(比如)。 6.日托老人模式 白天想去养老院和老朋友玩,晚上想回家睡觉?是的,有老人日托。也就是老年人的“返晚”,功能设施和托儿所差不多,大部分都是街道或者社区设置的。有老人活动室、休息室、餐厅、教室等设施。老年人白天集中精力活动,中午提供饭菜,晚上回家,这不仅给了老年人很好的照顾,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照顾老人别犯七宗错 不少人认为,上了年纪,走路越来越慢是正常的;跟老人讲话要拉高声音才听得到;老人要常吃烂烂的食物,才会比较好消化;其实这些认知是错的。 误区一 老人走路越来越慢是正常的调查发现,高达78%的人误以为老人走路越来越慢是正常的。因为这个常见的误区,反而让平衡感不好、关节疼痛、视力差等真正让走路变慢的原因被掩盖,而忽略应该到医院及时寻求。 误区二 跟老人说话要拉高声调当照顾老人时,很多人以为只要在老人家耳朵旁尖声大喊,就能让耳背的老人听得清楚。其实,这样做会造成反效果。和老人说话时,声音可以大声,但是要用低沉、慢速的方式,才能让老人听得清楚。 误区三 年纪大了晚上就会睡不好超过五成的人误以为年纪大了,晚上就会睡不好。实际上,这是因为生理变化,老人睡眠时间会整体提前。换句话说,早睡的老人理论上就会早起,可是却常被认为是或睡不好。 误区四 老人应该吃糊糊烂烂的食物调查发现,半数的人认为要让老人容易消化,要将食物处理得糊烂。实际上,常吃糊烂的食物,会因为缺乏色、香、味,而让食欲减低,反而造成老人营养不良。 误区五 吃氨基葡萄糖可/预防骨质疏松针对广告上常出现的“保骨灵药”——(主要成分是氨基葡萄糖),调查中发现,仍有30.7%的民众认为氨基葡萄糖可以骨质疏松。根据国外的研究,氨基葡萄糖不能或预防骨质疏松,只对修复关节退化有帮助。 误区六 补充银杏能预防老年国外调查显示,银杏萃取物只能对已经有老年的患者具有某种程度的治果,但是对没有老年症的人,则是无法预防的。但是在调查中却发现,近一半的人认为银杏能预防老。 误区七 老人每天应该很多人以为一定要每天上大号才正常,否则就是有。这种想法是错的,只要规律,即使一天三次或三天一次算正常。此外,老人普遍对于的预期与期待过高,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与常见的慢产生交互影响的风险。因此,照顾老人时,需要学习科学的保健知识,这样才能提高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