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拔牙不可取,牢记这些禁忌虽然拔牙过程“事小”,但拔牙前后的一些细节却“事大”,需要特别谨慎注意。
拔牙四禁忌
1.空腹不能拔牙
拔牙前要明确告诉医生自己目前的全身情况及精神状态,切忌空腹,否则容易出现及手术。要做到精神放松,保持情绪稳定。
2.造血系统疾病
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的患者,体内凝血机能有障碍,拔牙术中术后出血难止,甚至会危及生命。而急性患者,严忌拔牙;慢性患者拔牙,需要专科医师的配合,并预防和出血。
3.疾病
如急性、,由于肝功能较差,使参与凝血过程的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拔牙后的创口易出血不止。
4.患、等
如患有上述疾病,可能产生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建议在有效控制系统疾病的情况下拔牙。有严重的疾病、血压>180/100mmHg及空腹血糖>8.88mol/l的患者严忌拔牙。
马鞍山护理院小编为您介绍:
身体衰老的同时,大脑认知功能也会下降。日常生活中有些习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迟大脑退化的进程。
一、记日记。阅读和写作保持大脑的健康和活跃。以前,人们常用笔记本写日记,十分有益于大脑。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老年医学家发现,一生坚持写日记的人,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降低了53%。
二、护听力。听力下降与大脑老化有关。美国约翰·霍斯大学耳鼻喉科发现,有听力损失者,与认知能力加速下降30%~40%。这可能是因为努力倾听的压力使大脑负担过重,或者听力丧失导致社会孤立。
三、少饮酒。根据美国国家防止酒精滥用与酒精研究所的研究显示,喝一点酒也会造成认知功能障碍。美国罗格斯大学神经科学家发现,酗酒会使人脑细胞的生成数量减少40%。
四、多运动。瑞典哥德堡大学的流行病学家通过骑动感单车来检测女性的体能,结果显示,体能水平高者比水平中等者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降低了88%,前者出现症状的时间比后者晚11年。
五、玩益智游戏。经常向思维功能发起挑战(如阅读、猜字谜)对大脑功能有益处。
六、学习新事物。学习新事物时,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联系,会增强大脑功能。这就像提前把更多钱存入了养老金账户,退休后大脑功能开始时,就能利用之前的储蓄了。
七、注重友谊和亲情。和朋友在一起时,更容易保持头脑敏锐。美国拉什大学社会学家的研究显示,社会活动得分每高1分,认知能力的下降速度就减缓47%。社交是缓解压力和减少孤独感的重要方式。
八、每晚睡眠保证7小时。老人睡眠越少,大脑衰老越快。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发现,睡眠时间少的人身体有损伤,认知能力也会下降。但注意,睡眠过多也会伤大脑。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每晚7小时睡眠。
养老院行业概况
养老院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养老院是指专门为接待自理老人或综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立的社会机构。它有许多服务设施,如日常生活、文化娱乐、康复培训和保健。
广义养老院是指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清洁、生活护理、健康管理、体育娱乐活动等综合服务的机构。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是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综合社会福利机构的部门或分支机构。本文所指的养老院是指广义的养老院,即养老机构。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上升,需求巨大,加快了我国养老院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养老院产业链的形成。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养老院产业是建立在产业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的。产业链上游主要有金融、房地产、养老保健产品、养老设备、人才培训等环节。养老院院的运营,下游是养老需求群体。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养老院产业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发展阶段(1949-1977年),根据计划经济的背景,中国建立了早的城市养老机构,然后更名为养老院。在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9年),基于市场经济的背景,探索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养老机构、养老法规、养老机构和与相关的管理规定。老年福利服务和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开始了新的发展。